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「AI視覺仿真手臂工作坊」研習活動圓滿成功
近年來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 技術快速發展,AI應用已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改變。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配合新課綱跨領域素養課程及推動STEM教學策略,因應未來人機互動科技趨勢,中心於2022年8月22日在理學大樓四樓409多功能教室舉辦「AI視覺仿真手臂工作坊」研習活動,活動分成上下午兩場次,共計30位中部地區國高中教師及興大師生熱情參與,活動圓滿成功。
本次活動感謝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,邀請虎臂智能盧業興講師,透過一系列豐富有趣的體驗課程,讓報名師生體驗人機互動的巧妙之處。講師特別強調,機器手臂是生產自動化的必要設備,除了解決勞力短缺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能取代人力進行複雜危險的生產工作,結合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,達到智慧製造的目標。
上半場活動對象為中部地區國高中教師,任教科目以自然與生活科技、資訊科教師為主,講師針對教師帶來精彩的機器手臂體驗課程。首先介紹機器手臂機構設計,了解操作元件的基礎知識與應用,並設計適合國高中學生的STEM科學實驗教案,提供許多教學資源,帶領教育工作者掌握機器手臂可執行的任務,提升教師教學專業知能,藉以培育AI時代的學子運用新科技,以STEM教學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下半場活動對象為學生,講師帶領學生認識機器手臂應用於服務業、製造業、食品餐飲業等,例如咖啡機器人、無人商店等,並設計有趣的夾巧克力DIY實作課程,讓學生可不用寫程式,透過圖像化編譯程式工具控制機器手臂。課程內容精彩豐富,使學生在學學期間便能學習AI相關技術與自動化應用,不僅提升學生研究科學的興趣,也讓學生瞭解人機互動成未來新工作型態的的機會與挑戰。
本次研習課程深獲好評,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蔡鴻旭主任表示,AI浪潮襲來,人們將重複性、危險性的工作交給機器,我們要擔憂的不是人力工作即將被科技取代,而是善用科技帶來的便利性,著重於培養機器尚無法達到的人文特質,即具備好奇、思辨能力與創新思維的人才。未來科學教育中心將持續整合校內外各式教學資源,辦理跨領域STEM科學教育之培力活動,提升AI時代教與學的跨域創新能量。
其他活動

[STEM工作坊]3小時學會3D列印-印出你的第一個3D模型
20221110
2022臺灣科學節-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熱鬧登場!
20221105
Play Out Talents 丁建中博士帶領大家玩出潛能!
20221103
「神機妙算的四面體」結合學理探究與摺紙實作
20221027
「生命藝數+摺剪魔數」探究應用數學的藝術美學
20221014
量子科技浪潮來襲「量子電腦現況。未來」帶領師生探究科技新趨勢
20221018
暑期科普營隊-K12科學萌芽一起FUN科學
20220829
IBMQ量子電腦工作坊
20220809
CSI科學偵探體驗工作坊
20220726
Wordle 拼字遊戲裡的數學(第三場)
20220512
「演化的天擇與遺傳漂變是宿命或天命」研習課程
20220429
「用python建立河內塔遊戲」研習課程
20220428
「Wordle 拼字遊戲裡的數學」研習課程
20220428
「復刻MENACE盒子展示機器學習玩井字遊戲」研習課程
20220324
機器學習寶盒 快閃體驗展 & 書展
20220322
「用數學解SKEWB斜轉魔方」工作坊
20220317
企業參訪-智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
20211112研習活動-3D列印工作坊
20211129
參展臺灣科學節-機器學習寶盒
20211106
參展臺灣科學節-分子的奧運田徑賽
20211106
參展臺灣科學節-磁性小尖兵
20211106企業校園巡迴演講
20211104
藝數摺學年會
20211017
2021年度科技論文競賽決賽議程 Agenda for 2021 Scientific Paper Competition - Final Round
2021/7/13
「朝三暮四,朝四暮三-多邊形有所變有所不變」工作坊
2020/12/11
數學速算魔法
2020/12/10生物多樣性保育漫談
2020/12/3應用昆蟲製作教學材料
2020/11/27
遊戲與魔術的數養饗宴
2020/11/26
如何教機器學習玩策略遊戲
2020/10/28氣候變遷對蘭嶼爬蟲類行為和群聚的衝擊
2020/10/223D列印-數製達人
2020/10/08
摺出數學的幾何世界
2019/12/13再生能源簡介
2019/12/06淺談綠色能源
2019/11/29
摺出數學的幾何世界
2019/10/30